也不耐用。
这几年来,汉儿奴隶们在草原上忍饥挨饿,倒是多有自家用树皮、芒草编结渔网,抓鱼果腹的,所以会编织渔网的人很多。
先期投奔乌沙堡的奴隶们,普遍都有手艺。短短数日里,他们便利用乌沙堡废墟周边的荒草荆棘,紧急制作了引火草球,另外还搓制了多张大网。这会儿大网铺天盖地而下,蒙古人持刀连连劈砍,但渔网经纬纵横缠裹,砍开一根两根压根没用,顿时连人带马都被缠住了。
有几人格外倒霉,被渔网罩落的时候,竟然和着火的草球缠到了一处。渔网自然不耐高温,可渔网挣断前的片刻,那火烧火燎如何忍得?
蒙古人厉声惨叫,而道路两旁先前飞出草球的地坑里,数十条人影全都扑了出来!
嘶喊声,呼喝声,马蹄声,脚步踏地声,木棍敲碎骨骼的脆响,刀刃撕裂血管的闷声,血液喷溅的嘶嘶声同时爆发,汇成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声响。
后方蒙古骑兵赶到的时候,更有好几名汉儿奴隶如癫似狂,合身扑上战马,用手揪着蒙古骑兵的躯体,想把他们拽下来,甚至用口撕咬,恨不得吞咽他们的血肉。
自古以来的战场上,不怕死的人便先自赢了三分。当年蒙古军横扫中原,便是靠着数万茹毛饮血的蒙古人悍不畏死,宛如野兽。但蒙古人的掠夺、屠杀和虐待,造就了宛如地狱的生活,也造就了在草原上一大批不怕死的奴隶。
这些奴隶们自从被掳掠到草原,每天都受欺凌,每天都冒着死亡的威胁,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他们每天活着就是受苦,每天都觉得,还不如早点死了算毬。
但这样的奴隶一旦见到希望,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重燃起生的希望,也有人燃起的,是报复和反噬的烈火。他们的不怕死,正如蒙古人的不怕死!
第八百八十九章 百工(中)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最激烈的状态。
暴怒的蒙古追骑和狂躁的汉儿奴隶们纠缠在一处,不断有残肢断臂飞到半空,不断有人被刀剑扎穿或者被棍棒活活打死。毕毕剥剥的火球燃烧声响之下,双方发出骇人的叫喊声响,就在吕枢身旁此起彼伏。
蒙古人的体力和厮杀身手,远在暴起发难的汉儿之上,临阵的反应也要快得多。有几名蒙古人被罩在一个兜网之下,结果其中一人不管不顾地撑起兜网,把松散的网眼撑大,另几人透过网眼,往外连着投掷骨朵和布鲁。
这种短距离内投掷武器杀伤的本领,几乎和骑马射箭一样,都是蒙古人的本能。他们的手劲大得异乎寻常,只要打中了目标,立刻就是重伤。
从四面围拢上来的汉儿奴隶猝不及防,接连倒下五六人。
吕枢握着淌血的短刀环顾战局,只觉十分心疼。
这些和他一起伏击的汉儿们,便是前几日里陆续投奔的奴隶里,挑选出的胆大之人。他们没什么武艺可言,只是凭着胆色和复仇的冲头,被挑选出来参加战斗。过去几日里,这些人尽力完成了基本的军事训练,还发挥工匠的特长,制造了好些可供临时使用的武器。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可用之人,以后至少可以成为随军的工匠,可惜今天接连死了许多。
就在吕枢身边,忽地发出闷哼。
原来有一柄沉重的手斧向吕枢旋转飞来,吕枢却没注意。先前倒地的瘦削汉子慌忙拧腰挺身,探手去阻,结果斧刃挥过他的右掌,斜斜往侧面坠下,距离吕枢不过数寸。
瘦削汉子的掌上鲜血迸射,几根手指登时飞出,痛得再度躺倒。
这瘦削汉子是汉儿奴隶们当中颇有威望之人,他这一倒,旁人误以为他身死,全都骇然。
好在吕枢见识过战场许多次了,深知越是怯弱,死得越快。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大声吼道:“发什么愣,给我杀!”
趁着几件投掷兵器飞过的间隙,他带着身边四五人合身猛撞,将渔网里一匹疯狂挣扎的战马推倒。
战马悲鸣着侧翻,把渔网里的蒙古人全都带翻在地,顿时顾不上投掷。
一名蒙古人小腿被马匹压住,当场就断了。他痛呼一声,下意识地躬身下去,试图拔出小腿。而吕枢不管不顾地猱身上前,掐着他的脖子,将他整个人压得后仰。
这一仰,不止小腿,连大腿都扭曲成可怕的角度了。蒙古人厉声惨叫,竭力推开压在身上的吕枢。
吕枢侧身滚开避让,后头阿多一脚踏在马身上,借力高高跃起,下落的时候,掌中尺许短刀深深插进了蒙古人的面门,锋刃从鼻梁一直往下,贯穿口腔,带着肉渣血沫透出下颚。
那蒙古人脸上带着短刀半弯的刀柄,便似一头刚生出单角的驼鹿,脸上的肌肉扭曲成了古怪的笑容。他猛挣了几下,不动了。
阿多蹲下身,待要拔刀,突然迎面又飞来黑影。他本能地一缩头,噗地一声,一支箭矢扎进了发髻。他不及拔箭,就地滚翻两圈。吕枢恰好藉着战马和人的尸体为掩护,探臂抓住他的后脖颈用力拉扯,将他拖到后头。
抬头看时,是落在最后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