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413节(3 / 4)

,就抽调精锐起兵两千人预备反击。

就在冬至的这一天,李霆所部轻骑自信都出发,突袭了完颜从坦纠合、训练河北各地乡兵寨主的大陆泽营地,斩首千余,俘虏了完颜从坦的副手,遂王所署河北西路按察转运使李革。

同时,负责河北北面广阔山区防务的靖安民,也因为蒙古人的压力减弱,越来越多地把精力转向西面,开始对西京行省和河东等地发起渗透。

与之对应的,遂王方面用以反制的手段也不少。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定海军的中枢文武,大都把精力集中在中都城里,忙于兴定皇帝即位之后政治秩序的梳理,而郭宁则更多关注自家水军船队的重编和整顿。保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他们既然无意持续扩大军事对抗,再怎么样激烈的浪涛,总有平息的时候。

随着南京开封府的遂王在群臣簇拥下登基为帝,建号“元光”,一个仿佛更能代表完颜氏正统的政权崛起。在中都的兴定皇帝、在南京的元光皇帝乃是兄弟,母亲还是王氏姐妹两人,但他们所代表的东西二金就仿佛史书上的东西二魏,从建立的一开始就势不两立。

许多人都以为,元光皇帝即位以后,必定要为父复仇,发起对东金的大规模战斗,却不曾想,他倒是个沉稳之人,并不肆意妄为。随着天气渐寒,兵马调动不易,双方的粮秣物资供应全都开始紧张,东西两金边境线上的冲突渐渐减少,这天下眼看着,是越来越波平浪静了。

第七百零四章 波平(中)

直沽寨北面,从武清到漷阴、通州一带,有许多工程随着郭宁的到来不断铺开,越来越似一个巨大的工地。

冬天里土地冻结,很难施工,但中都周边的百姓们闲着也是闲着,所以能响应招募的人手规模极大。都元帅府给的月饷是足额的铜钱五百文,还包三餐、管住、发给衣服、工具,衣服还能带回家去。

金国的铜价昂贵,铜钱的价值非常之高,中都城普通百姓,拿着二十文钱就够过日子了。都元帅府开出这样的条件,许多中都城里的贫民日常想都不敢想,人人雀跃异常,大家干起活儿来也都精神十足。

当然也有百姓私下议论,怪不得郭元帅又在海上生发,又开了大金的府库,明明手上有金山银海,结果麾下文臣天天都哭穷,到处都说钱财粮食支应艰难。

眼下的大金国都一分为二了,南京路那边冒出了一个伪朝皇帝,郭元帅都没有余力去讨伐。转而再看,原来钱财都被大手大脚用掉了,明明可以一声令下强迫百姓去做的事情,元帅非要给钱来雇佣,简直大方的有点傻。

有人甚至拿着郭宁做例子,告诉自家孩儿,这明摆着是边疆军人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吃了上顿不管下顿的作派。咱们正经人家,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着用。

但更多的人,因此对都元帅府感恩戴德。毕竟这几年来,中都城里不断地饿死了,每到深冬,饿死冻死的人更多,若非郭元帅以工代赈的善举,起码又是几千条人命要没了!

十一月末的时候,都元帅府传令说,要赶工期,月饷再加三成。百姓们里头,甚至有些憨实的,特地相约到元帅临时驻扎之处禀报,说大家感念元帅恩德,自然会努力干活,元帅其实不必加饷。

郭宁好声好气地接待了他们,还请了自家妻子出面,陪着众人吃了饭。

饭后众人辞行,还都得了些铜钱和衣料,问过才知,原来这一日元帅所在的府邸里头正有个小小仪式,是亲近部属们凑了分子,为元帅的嫡子郭靖祈福。

百姓们愈发感念,路上和回到营地以后,都在传说元帅的恩惠。

又有年高德劭的宿老说,郭元帅单名一个“宁”,郭元帅的长子单名一个“靖”,这两个字意头都很好,可见天下太平不远,大家都能轮上几年安生日子了。尤其郭小郎君,这名字里透着一股正气,必定是有后福的,但大家以后有暇,也得经常念几句佛经或者道经,为元帅一家尽些心意才好。

百姓们随即也发现,加出的三成饷不是凭空掉下的好处,真不好拿。钱虽然多了,但工程的进度、工程质量上的要求也严格了许多。

那么多百姓里头,自然混着好吃懒做的人物,难免又串联起来抱怨,暗中传些怪话混话,甚至消极怠工,和定海军的官吏对抗。

结果这苗头刚一出现,相关之人立即就遭严惩。带头的罪加一等,有好几个被当场用大棍子打死,特别积极参予的一批人,也全没落着好。

百姓们私下里打听过才知道,因为各种工程规模浩大的缘故,如今郭元帅麾下,有一位负责政务的大员亲自在管控。而这位大员的名字,就算普通百姓也很熟悉,属于出了名的狠角色,经常背后遭骂的。

他便是当朝的尚书右丞兼大兴府尹胥鼎。

此前中都城里新皇登基、改元,以周国公为辅政武臣的一系列事情,都是移剌楚材在操办。这位一向手段偏软的治政之臣经历了这一趟以后,声望反倒大大地跃升了,就在上个月,移剌楚材干脆恢复了耶律旧姓,从今以后以耶律楚材的名字示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