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376节(3 / 3)

的水军。

为此,周客山在半个月前通过章恺的关系,与吕午多次面会协商。

站在周客山的视角,你们这批清流人物,是史弥远的死对头,事事与之作对的。先前你们被大金的政局变动吓住,嚷嚷几句也就罢了,现在史弥远既然要阻断与定海军的贸易,你们怎不改弦更张?

聪明人不应该暗中支持这贸易,用巨额的贸易所得,去激起满朝呼应,痛打史相的脸么?哪有与史相齐心协力,来和定海军作对的道理?

周客山一向挺擅长与人沟通,前后请了几次花酒,反复陈说。吕午倒也不好意思冷脸相对,于是周客山也渐渐试探出了吕午等人的心意。

在这批大宋朝廷里的正人君子眼中,大金定海军和大宋定海水军,绝无沟通余地;大宋的沿海制置司和市舶司,乃至诸多正人君子们,与大金的权臣也绝无沟通余地。清流们发起阻断粮食贸易的提议,与大金国的那位都元帅其实也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他们就只是为了朝中掀起压制权相,拥戴正统的风潮。这种风潮一旦产生,每时每刻都在打史相的脸。至于金国的权臣会不会受损失,受损失之后会不会恚怒,恚怒之后会不会有所反应,那与各位贤臣正人何干?

大宋朝廷南渡百年,清流们断绝岁币说得,举兵北伐说得,难道区区阻断海贸就做不得?

反正执政的是史相,而史相毫无疑问是个奸佞。那么与之相对的,我们说的,做的,都是持正而行,无须顾忌。落到实处以后产生什么问题,自然是当朝宰执去接着。

史相以为,他赞同清流们的呼声,去阻断贸易,会引得依靠海贸的那批宗室高门不满。两厢彼此对抗,引得朝堂大乱,谁都捞不着好处。但他不明白,我等正人难道在乎朝堂大乱?朝堂大乱与我们又何干?

朝堂乱了,才有洗刷的机会。朝堂乱了,史相自己就要焦头烂额。只消让史相阵脚动摇,就是胜利!朝堂上激起惊涛骇浪,也是胜利!史相纵然为此大怒,顶多再贬谪几个言官词臣,又如何?这几年被史相赶出朝堂的政敌难道还少吗?

当吕午把话说得明白,周客山只能苦笑。

这种两方对抗,把无关的第三方扯进来的局面,最是麻烦。两方都拿着第三方当作发力攻讦的武器,却并不在乎第三方的利益,也不在乎第三方利益受损后的结果。

吕午真的有这个底气。

今日他特意在这里约见周客山,便是让周客山亲眼看着大宋定海水军巨大的规模和强横实力,要让周客山知道,这种大宋内部的朝堂倾轧,不是北面金国境内,某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汉儿军阀能插手的。

终究北方汉儿的手伸不到南方来,在海上,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大宋水军。这场无妄之灾,你周客山背后那位大金国的都元帅,是遭定了,没有办法的!

吕午难得客气地提起了酒壶,为周客山倒酒。

清澈酒液在如玉瓷杯中激荡,发出悦耳的声音。而吕午沉声道:“周先生,你们不妨忍一忍吧,就别再闹腾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定海(下)

吕午端着瓷杯,送在周客山眼前。

周客山看着瓷杯,迟迟不接。

吕午也是好耐性,就这么一直端着。但他是文弱书生,手臂很纤细的,凭空举了半晌,慢慢地手有些抖,酒液在晃荡。

他皱了皱眉,露出了不满的神色:“周先生,你手头是有钱的,何必为难?”

周客山深深地叹气,终于把瓷杯接过了。

喝下这杯酒,接下去就要大大地破财。

因为往密州榷场输入粮食的渠道受阻,此时大量的粮船都停在岱山、秀山、长涂、兰山这几个岛屿的私港里,既不能过庆元府舶司的手,也没法运到别的地方去。所以这些巨商们也一样在闹腾。

巨商们的闹腾,背后自然少不了周客山的推动。而现在吕午要求周客山“别再闹腾”,说的也不止周客山一人。

吕午稍稍后仰,满意地看着这个代表服软的动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