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339节(2 / 3)

谋克军,今年来隐然被当作大金国的希望所在。然而此部遭蒙古军一触即溃,其虚弱之状令人惊骇。河北猛安谋克军如此虚弱,驻守中都的军队难道会好些?他们究竟能不能延续过去两年的死守,实在值得怀疑。宣使你崛起于草莽,横行而得军民百万,雄姿英发,世所罕有。如此英雄,面对如此虚弱的朝廷,如果还非要屈居其下,甚至去被动承受仆散安贞所部失败而带来的种种攻讦,未免太过憋闷了。”

“是有一点这想法。”

郭宁点了点头,轻笑两声:“不过,我这两年升官很快,占朝廷的便宜也够多了。偶尔吃点亏,也不算什么。无非是调集一批人手,在中都和那些女真贵胄打嘴仗罢了,我看,进之先生一定很擅长这方面的事。”

“宣使,你压根就不想吃亏。”

“咳咳……这又何以见得?”

“今日之战,蒙古人的怯薛军主力是从中都北面的金口大营冲出的,所以才恰到好处地阻截在我们去往中都的道路上。金口大营都丢给蒙古人了,中都城外,还有什么军事据点存留?毫无疑问,中都已经是一座孤城,若没有河北、山东两地的全力支撑,中都城里也绝没有扭转局势的力量。宣使此前调动精锐潜入中都,想来也是预料到了这种情形,为应对最坏的可能提前埋下暗子。”

说到这里,移剌楚材稍稍一顿。

郭宁看了看依旧面目呆滞的张林和张圣之两个,笑道:“晋卿你继续说,我们都听着呢。”

“既如此,索性就使中都不守,又如何?只消我们停止对中都的支持,中都一定守不住。如果中都守不住,大金朝廷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大金朝廷不存在,谁又会来攻讦宣使你?谁有胆量来攻讦宣使你?到那时候,皇纲失统,四方龙蛇俱起,宣使你莫说是拿下河北五州,就算攻取更多的地盘,也没人来管啦!”

张林涩声道:“没了朝廷抵在前头,只怕蒙古军横行无忌啊。”

移剌楚材冷笑一声,应声道:“没了这个废物朝廷,大金天下尚有那么多军州,一一都是肥肉。蒙古人但有吃肥肉的可能,又何必来和我们这根咬不碎、砸不烂的硬骨头死拼?先前迸走的几颗牙,还没有让他们痛么?”

张林再要言语,郭宁连连拍手,有些感慨地道:“晋卿所说的,正是我方才所想。那么,晋卿以为,时机到了么?”

郭宁眼神炯炯。

张林和张圣之顿时支棱起了耳朵。

第五百六十四章 时机(下)

自古以来,庙算最难,所以汉时有谶纬,唐有推背图,而南朝宋人早年,则信什么《皇极经世》云云。排除那些神棍一流人物,普通人推演局势,无非靠着一叶知秋。

过去数月里,定海军对大金国军政现状的了解,便是郭宁推演大金国未来时,所需的那片叶子。由于海上商路的持续活跃,这片叶子还愈来愈纤毫毕现。

通过这片叶子,定海军上下看到了大金国中仍有力图振作之人,百年积累的威望尚在,中都城里的朝廷体制依然在运转。又因为徒单镒逝世前送走遂王完颜守绪,事实上堵住了皇帝迁都或逃亡的可能,于是皇帝始终不断地在中都囤积重兵,虽然日趋窘迫,却不致动摇。

再加上河北这里的仆散安贞大张旗鼓练兵教战,南京路的遂王完颜守绪麾下也有精兵强将,经连续鏖战破了红袄军。

所以郭宁等定海军高层一直都觉得,烂船还有三分钉。大金就算衰颓,至少还能作为共抗蒙古的伙伴,还有存在的价值。

另一方面,相对于大金,定海军毕竟根基浅薄,所以才有了“高筑墙,广积粮”的决策,以求蓄势待发。

但如果大金压根没有抵抗蒙古的力量,根本不足以和定海军共抗蒙古,这个异族王朝还有没有必要存在?如果大金的武力已经朽烂到根,所依靠的几支徒然外表光鲜,内里稀松不堪,定海军还有没有必要维护它,容忍它?

这个问题,此前众人不是没有盘算过,可谁也没想到,做出决断的时间会如此迫在眉睫。

蒙古人就在二十里开外虎视眈眈呢!这是在战场!

谁能想到,和蒙古人恶战一场之后,溃败的女真人们还能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如果言语能起到作用,郭宁身边的幕僚们已经把仆散安贞骂到狗血淋头,可惜那没用。移剌楚材从郭宁的眼神里,已经看到了跃跃欲试。

长期以来,移剌楚材都觉得,郭宁与寻常之人大不相同,像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性格集于他一身。

一个性格像是沉稳老练的政客,不止思虑周全,眼光更是惊人地长远;他为了长远的利益,不争一时一地的得失。另一个性格,则是始终酷爱杀戮和鲜血的战士;无论面对何等复杂或危险的局面,他都以力破巧,用猛烈的战斗来解决所有问题。

随着郭宁的地位越来越高,权柄越来越大,他像是政客的时候也越来越多。但属于战士的性格仿佛潜藏的猛兽,每到需要临机决断的时候,它立刻就会出现,依然主导着郭宁的判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