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应确信,郭宁的耐心一定比不上成吉思汗。
这无关郭宁的性格或是战法,而是因为定海军的力量终究有限。
考虑到他们的力量在过去一年的迅速膨胀,定海军对山东、辽东的控制并不稳固;石天应猜测,整个定海军拥有的兵力大概也就万人,而这万人里能够自如调动的,不会超过半数。他们已经露面的力量,更只有直沽寨里的数千人。
面对这数千人的,却是当年大金国东北、西北两个招讨司崩溃之后,陆续退入北京路而被各路豪强收编的雄兵;那是数以万计、极限动员几乎超过十万的军队!光是摆在直沽寨周边的,就有将近五万人!
如此庞大的兵力规模,可以强行掩过一切弱点。任凭直沽寨守军花样百出,随便他们怎么去烧毁攻城器械,就算定海军精锐到一个能打十个,这一仗北京路诸将帅也赢定了。
哪怕用人命堆,他们也必定能夺下直沽寨。
然后,难题就到了郭宁手里。
终究定海军还是大金的臣子,石天应不信郭宁能眼看着蒙古大汗往大金的国都一层层地勒紧绞索。而在此之前,北京路诸将帅还能尽数歼灭直沽寨的守军,让那郭宁痛彻心扉。
或许在成吉思汗眼里,北京路诸将帅仅仅是拿来吸引定海军主力的诱饵,但石天应自己并不觉得。他相信己方的力量不止能够拿下直沽寨,也足以底定中都路的战局。
在他看来,黑军不仅是诱饵,更是猎犬。而且还是猎犬里头最矫健、最凶恶的那一种。靠黑军的力量,至少能够逼出对方的猎人,甚至能够撕咬猎人的咽喉!
石天应只需要知道对方的猎人在哪里。
如果换个角度去考虑,直沽寨里这些兵马,都是精锐。而这支部队之所以反复挑衅,反复地纠缠恶斗,目的就是吸引己方的注意力,使己方难辨虚实,掩护定海军主力的行动。那么,定海军的主力究竟潜伏于何处?
直沽寨里?
海上的某一支船队里?
定海军也真是好耐心。潞水通道已经被阻断五天了,中都城里的粮秣物资供给随时都会出现紧张,而物资一旦紧缺,那些高官贵胄们必然会闹出种种鬼祟,使得看起来稳固不摇的中都城陷入动荡。
可定海军的主力直到此刻,居然连影子都不出现。
明明他们是守方,应该急着打通通道,急着为中都解困才对!嘿,可见他们对朝廷的忠诚也有限的很!
说来也是有趣,真要是定海军一直都不出现,蒙古军也就全程潜伏屏息以待。难道我石天应就一直执掌大军,拿下直沽寨?再之后,挟裹重兵一鼓作气攻下通州,拿下中都?真要这么做成了,也能称得上威震天下了吧?如果控制北京和中都两地在手,焉知我不能做个石敬瑭?
石天应摇了摇头,正要继续盘算,忽然心中一动。
己方以数万大军布阵,在西起通州,东抵直沽寨的二百余里潞水通道沿线,可谓密不透风。直沽寨的定海军纵然竭力对抗,也只能滋扰而无力正面硬撼。
可这样的布阵真的就没有一点破绽?
此前定海军两次在辽东的战事,都离不开定海军庞大的海运船队支持。所以石天应等诸将的兵力分布,也都针对这一优势而展开。
己方控扼潞水沿线之后,定海军若由海上来,己方凭借庞大兵力以陆制海,足以提前占据主动,让他们难以立足。就算一时厮杀不利,也能层层堵截,耗竭敌军的兵力,进而在某一时刻重新夺取优势。
哪怕到了最恶劣的情况,终究还有蒙古军本部这个后手。
但……
如果定海军不由海上来呢?
“负责南面窝子口一带的,是渤海军的攸兴哥。今日他可有军报传来?”
这句话来的突兀,薛塔剌海顿时猜到关键:“郡王你是担心,那定海军从陆路赶来厮杀?”
第五百二十六章 诱饵(中)
“不止窝子口,还有武清、漷阴、通州、范阳等中都外围的据点,俱有我方驻军,有些已经驻扎了一个来月。你想,如果在我方全力猛攻直沽寨时,那郭宁遣一支军马穿过河北诸军州,奔袭这些据点,与中都、通州的金军里应外合,则这些据点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这……”
在中都、通州等地驻守的金军,兵力虽众,胆气却乏,这一个月来徒然自保,不敢出城一战。所以此时控制这些外围据点的兵马,大都是此前完颜承裕所部的降兵,其中的精锐善战之辈,早就被北京路诸将帅瓜分,剩下的这些兵马,与强敌对战时只能垫刀头送死,但拿来吓阻中都和通州的守军,倒是虾兵蟹将彼此对上,很是相宜。
但如果定海军并不把视线放在直沽寨,而遣军奔袭这些据点……这些兵马下场堪忧,十有八九会遭逢大败,而且败得干脆利落。
石天应给蒙古大汗献策,用围点打援的手段来对付定海军。他选择的“点”,乃是关系中都命脉,同时也是定海军财源所在的直沽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