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4章(2 / 2)

万,号称七十万,分兵三路向刘光世驻守的淮西发动进攻。同时还向金廷请求援兵,但新继位的金熙宗并没有冒进,他仅派完颜宗弼屯兵黎阳以观动静。】

刘光世:“岳飞打你,你去打岳飞啊,干嘛来打我!老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宰相张浚得知伪齐军队并没有金军作为后援,力主在淮西坚守,抵抗伪齐军队。但刘光世却畏缩不前,慌不择路,逃亡南方。还是张浚亲自追上刘光世,这才阻止了他南逃的行为。】

刘光世:完蛋了……

【赵构得到战报后,认为刘光世、张俊的能力可能守不住江淮防线,命令岳飞沿江东下。诏书到达鄂州时,岳飞的眼疾尚未痊愈,但他毫不犹豫,立即出兵向九江进发。只是,当他赶到九江时,淮西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伪齐军队果然不堪一击,刘光世军在庐州附近大败伪齐中路军,增援淮西的杨沂中等人在藕塘之战中大败伪齐东路军,迫使伪齐西路军闻风而逃……】

【刘豫见岳飞带着部分兵马离开鄂州,认为此地防守薄弱,联合金军对岳家军防区发起进攻,岳飞接到各地战报,立刻点兵北上迎击,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北伐!】

【岳飞还没有回到驻地,岳家军部将寇成、王贵、秦祐等人已经多次打退了敌军进攻。岳飞大军到达前线,给守城将士吃了个定心丸,商州很快便转危为安,伪齐军溃败……】

岳飞心情沉重:这些人也都是中原地区的汉人百姓,只不过被伪齐裹挟,不得不自相残杀,这是他不忍心见到的事情啊……

【自南宋绍兴六年到七年,岳飞指挥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国土,形成了西起川陕、东到淮北的抗金战线,准备大举收复中原,北上灭金。】

【但就在这时,宋高宗赵构起用了极力妥协主和的秦桧为相,他在朝中不遗余力的迫害主战派,王庶、张戒、曾开、胡铨等人均被罢免、除籍、编管甚至杀害。而对岳飞,此时秦桧还不敢动,只是下令不许岳飞再与金国作战!】

赵匡胤怒急攻心:“这……他……他到底是金国的宰相还是大宋的宰相!”

赵光义:“从金国逃回来的,谁知道他是哪边的。”

【刘光世因淮上之战中骄惰怯敌被罢免军职,赵构原本想将刘光世所部的王德、郦琼等兵马五万余人交给岳飞,扩充其兵力以恢复中原。】

【但却遭到了枢密使秦桧的反对,宰相张浚也担心岳飞功高震主、尾大不掉,不同意将刘光世所部并入岳飞军,赵构听了张浚的话,改变了自己原本的决定,将那些兵马交给了张浚节制。】

【刘光世的部下郦琼与王德原本就有矛盾,郦琼不服王德的管辖,多次上奏却没有得到重视。】

【监军吕祉又妄自尊大,引得诸将不满。于是,郦琼杀了吕祉,发动叛乱,裹胁全军4万人、百姓十余万渡过淮河投降伪齐,史称淮西军变。】

【淮西兵变,震动朝野,张浚的抗金努力也化成泡影,更为严重的是被宋廷视为屏障的淮西江防重地一时竟处于无兵无防的危险境地!】

【只是因为此时金朝已经决定废黜刘豫的傀儡政权,且无意南下,才让南宋避免了一场劫难。而张浚也因为用人不当,引咎辞相。】

评论区

“如果没有这件事,岳飞的第三次北伐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张浚辞职意味着朝廷中央的主战派跌入谷底,主和派将一家独大。”

“战乱时期居然一味提防大将,张浚也是个志大才疏、刚愎自用的人。”

“秦桧其实也是祸首,却深藏幕后,把张浚推在第一线,没挨着一支弹劾之箭。”

“秦桧伙同新相赵鼎,利用张浚的个人失策,对主战派落井下石。”

“张浚罢相后,秦桧升任右相兼枢密使,主持对金议和。南宋小朝廷终止了北伐的一切部署和准备,彻底苟安一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