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83章(2 / 2)

了我的《子虚赋》!”乌有先生和子虚子正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

少女李清照:“哼!他居然也变了,每天奔波于酒宴之中,醉心于钱财之间,一天到晚就是这些无聊的闲事,哪里还有时间煮酒作诗。”

李格非:“男子毕竟要在外奔波,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哪能一事无成,整日写诗作画。”

李清照:……

第455章 千古才女0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成亲之前是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婚后的诗词多了一些多愁善感,从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李清照即便烦恼也是幸福的烦恼。】

【但生活在北宋末年的她不可避免的要遭遇靖康之祸,此后她的诗词也逐渐变得伤感悲壮!】

天幕下的观众不免为李清照担心,暗暗为她祈祷:她不在开封,不会遭遇兵祸吧!

李格非和李清照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的盯着天幕。

【宣和七年(1125年),李清照42岁,赵明诚在淄州(今山东淄博)担任太守。这一年,金军南下,包围开封,赵佶匆匆将皇位禅让给儿子赵桓——次年,便是靖康元年!】

李清照:“靖康之耻!”

【靖康二年(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北宋灭亡。是年三月,赵明诚因为母亲死在江宁(今南京市),南下奔丧。】

【这一年的八月,赵明诚被起复为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北方的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也开始整理自己的收藏,准备南下江宁。】

【她挑挑拣拣,将没有明确标识、价值不明、笨重的文物都留在青州,剩下的东西装了整整十五车,她坐船渡过淮河、长江,在战乱中保护着文物一路南迁!】

【走到镇江的时候,正遇到张遇攻陷镇江府,镇江太守钱伯言弃城而去,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安然运送到了江宁府。】

【十二月,青州兵变,乱兵杀了郡守曾孝序,她留在青州那些装了整整十个房间的书籍都被战火焚毁。】

“太可惜了!”

古代文人无不为此痛心疾首,这些可都是宝藏,怎么就被一把大火烧了呢!

苏轼:“壮哉李清照,兵荒马乱之中,孤身一人保护文物南迁,令人钦佩!”

这件事也提醒了一些人,有人暗中打算将自家的珍藏悄悄送到南方,或者挖个密室藏起来,待到天下太平后再拿出来。

【就在靖康二年的五月,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称帝,建立南宋,改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他就是宋高宗。】

赵匡胤“还好,还好,大宋还没有彻底灭亡,只是不知这个赵构能不能扫平金国,收复汴京?”

赵普:官家怕是糊涂了,天幕早已提醒了很多次,南宋偏安一隅,失去了北方三分之一的土地,与西夏的交通都被金国隔断,自然无法收复东京。

评论区的各种言论也为赵构打上了标签!

“完颜构。”

“完颜九妹!”

“高宗这个庙号也被玷污了。”

……

赵匡胤:“完颜!这不是金国皇室的姓氏吗,怎么会冠在大宋皇帝的身上!”

难道赵构也如石敬瑭一样,做了金国的儿皇帝?还是跟他父兄一样?

不论哪种猜测都很可耻啊!

朕的大宋怎么变成了这样的德行……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少年时“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与其他宋朝皇子不同,他还专门学习了武艺,能够“挽弓至一石五斗”。】

【金军第一次南下包围东京开封府之际,完颜宗望提出的撤军条件,除了割地赔款外,还要求将亲王和宰相送到金营为质。康王赵构就是那个不幸的亲王,与张邦昌二人入金营为质。】

【有一天,赵构与金朝皇族一起射箭,连中三箭,金人看了顿生疑心,怀疑他是“将家子弟”,而不是长在深宫的皇子。要求用肃王赵枢换康王赵构,就这样赵构被放了回来,还因此升官加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