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12章(2 / 2)

孙策:“……”

周瑜:“伯符气什么,这个杜牧评价史实都是从假设的角度出发的,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却有机会改变未来!”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当权者昏聩腐败,藩镇拥兵自重,唐王朝岌岌可危,达官贵人却依旧在享乐游宴。”

李世民:“不知亡国恨的是商女吗?不,是那些一掷千金的权贵和浑浑噩噩的当权者!”

……

【会昌二年(842年),杜牧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他自认为是被宰相李德裕排挤,但这个理由只是他的自以为是,史书上并没有记录。】

评论区

“李杜两家是世交,李德裕为何排挤杜牧?”

“难道是因为杜牧曾担任过牛僧儒的掌书记,与牛党交好?”

“或许是两人政治理念不合。”

“首先李德裕不能算是李党领袖,因为他担任宰相时,提拔了很多牛党的官员。”

“再者,杜牧在朝中只是比部员外郎,从六品,刺史却是三、四品的大员,掌管一地的财政、赋税、行政、民生,这是升职吧。”

“而且,就在外放的第二年,杜牧还上奏李德裕,对平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得到李德裕的采纳。”

……

杜牧觉得后人站着说话不腰疼:“黄州是下等洲,兵祸连结,战火纷飞,官不曾安位,民不得聊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荒郡、废郡,也是流放朝臣之地,这不就是变相的流放吗!”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很赞同杜牧的观点:“齐安荒僻地,平昔放逐臣。”

……

【杜牧为官清廉,刚直有奇节,在黄州三年,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他修建孔子庙,改名为“文宣庙”,在孔庙中设置学堂,教化士民,一时间,黄州学风大盛。】

【之后,杜牧连任池州、睦州刺史,都能兴利除弊,勤政爱民,也写下了许多诗歌。】

评论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长孙皇后:“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没用,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毫无经营造作之痕。却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李世民:“外放对杜牧来说是个施展拳脚的好机会,只要他尽忠职守,做出一番成绩,比陷于朝堂争斗要好。”

【到了宣宗年间,杜牧被召回京城,历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吏部员外郎等职,但因为京官俸禄低,难以养家。再加上朝中政局混乱,杜牧对此十分不满,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只能请求外放为刺史。】

杜牧:“只有经历过这一切,才知道踏踏实实做事,远胜汲汲营营于朝堂。”

【晚年的杜牧长居樊川别墅,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樊川文集》,因此也被后人称为杜樊川。】

【大中六年(852年),杜牧病重去世,时年五十岁。】

评论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杜牧的诗都被人玩坏了(▽)”

杜牧:……

【与大李杜不同,小李杜虽身处同一时代,但他们的关系却并不融洽。或者说,“小李”很想与“小杜”发展一段媲美大李杜的友情,但“小杜”却不call他。】

【要说起这件事的原因,就要提起李商隐狗血的人生经历了。】

年轻的李商隐问老师令狐楚:“何为狗血?”

令狐楚:……

暮年的李商隐却能心领神会天幕的意思,他这一辈子过得,哎……

【李商隐曾给杜牧写过两首诗,都没有得到杜牧的回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