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5章(2 / 2)

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以滔滔黄河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

第360章 诗仙李白

【在幽州游历期间,还有人想要邀请李白进入幕府,被李白断然拒绝。他自比一只出身于南方的鹧鸪,“嫁得燕山胡雁婿,欲衔我向雁门归。”山鸡野雉都来劝说小鹧鸪:千万别去啊,北方的鸟总是欺负南方去的小鸟,那里纵使有梧桐树也难以栖息啊!】

【小鹧鸪“其志怀南不思北”,坚决拒绝北上。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功名利禄不可取,逸乐忘忧行不得,誓死不从贼人!】

【李白拒绝邀请,毅然回到南方,第二年春天再次前往长安,将自己在幽州的所见所闻奏陈皇帝,盛赞哥舒翰的诗歌也是这一时间所写。】

评论区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大唐开国至今已经有一百四十年(武德到天宝应该是一百二十年),曾经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何等的煊赫!”

“可惜所谓的盛世实则外盛内衰,‘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而一手遮天的权臣却能‘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当权者气势煊赫,得意洋洋;失势者被弃置一边,再不受重用。只有像汉朝的扬雄那样的守道之士,一心关门著书,草《太玄》以为娱,淡泊自守。”

扬雄:“当涂者入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扼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

李白:“一时荣宠,翕忽之间位高权重。一旦失宠,则被捐弃不用……”

【可惜,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李白的诗歌传唱天下,依旧无法唤醒那些沉浸在美梦中的权贵与被享乐蒙住心智的皇帝……】

【此后,李白归隐山林,宣称自己要修仙问道,实则明哲保身!】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火迅速蔓延至河北、河南,李白的人生也被战乱拦腰斩断!】

【已经五十六岁高龄的李白带着妻子宗氏一起仓惶南逃,他听闻洛阳失陷,中原横溃,“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便从当涂返回宣城,在剡中(今浙江省嵊州)暂避。后来,听说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大胜,又返回金陵。】

【中原大地,风云变幻。至德元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

【又听闻玄宗逃亡蜀地,李白沿着长江西上,行至庐山,在屏风叠隐居。】

【李白空怀救国之心,却苦于无用武之地,他辗转不寐,椎心泣血,痛苦万分。希望等待时机,能实现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

【就在此时,永王李璘率师东下,途经庐山,他仰慕李白的大名,三次派人聘请李白进入自己的幕府。】

【李白虽满腔热情怀抱平息叛乱的愿望,但对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却毫无了解,再加上他渴望建功立业之心一如往昔,便下山追随永王。谁知,这一去,就让李白洁白无瑕的名声蒙上了一层阴影。】

【李白到永王李璘幕府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抒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为永王写了《永王东巡歌》,赞颂了永王的“功绩”——“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奉天子之命,建节东巡,义师到处,一片和平。】

【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张良、谢安、诸葛亮那样的儒将,运筹帷幄,从容应敌,决胜千里。像范蠡一样功成不居,泛舟五湖;像鲁仲连那样功成不取,意轻千金。】

【但这都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幼稚的!】

【他不知道的是,永王李璘不遵李亨的调遣和安排,擅自引兵东巡,事实上背叛了身在长安的皇帝,李亨派遣高适等人带兵征讨,永王兵败,被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