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他对革新派升官过速表示强烈的不满,并在撰写顺宗实录时,对永贞革新进行攻讦。”
“革新派不屑于团结任何人,将所有人都变成了他们的敌人。有既得利益的守旧派,还有被剥夺了利益的宦官和节度使,几乎满朝皆敌!”
“三位宰相中两位称病不合作,唯一一位支持改革的宰相韦执谊,还与王叔文产生了矛盾。御史中丞武元衡等人将革新派当做政敌,地方节度使也不遗余力的攻击革新派,再加上宦官掌握神策军,革新派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
【事后来看,永贞革新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此后,唐朝政治环境更加黑暗,宦官一手遮天,随意废立皇帝,朝臣分化为不同的朋党,彼此攻讦。】
【革新派力主革新、推翻旧制、打击藩镇、削弱宦官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的执政能力却是失败的!】
评论区
“经过唐初多年的努力,寒门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与原本的关中士族、山东士族分庭抗礼,朋党之争逐渐形成。”
“革新派便是以一个政治团体进行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牛李党争开了先例。”
李治:“难道要重复汉末的党锢之祸!”
武后:“党锢之祸是朝臣与宦官的斗争,党争却是朝臣之间的斗争。分裂的朝臣如何能抵挡掌握军权的宦官集团!”
“永贞革新的失败,并没有结束唐朝对藩镇的打击,却再也没有朝臣敢于对宦官专权提出反抗!”
“此后,所有皇帝都将自己提拔的臣子当做自己的私人所属,继位的皇帝都要将前朝的朝臣一概驱除,不论功过!”
“唐朝的政治环境急剧恶化!”
……
【次年,李诵病逝,终年46岁。】
评论区
“李诵去世前一天,宪宗对外宣布太上皇病重,第二天就驾崩了,总感觉他的死像是一场戏。”
“他可能是病死的,也可能是宪宗和宦官暗算的,史书上语焉不详,这就是一个千古谜团。”
……
太子李诵:原来如此,看来本宫的存在挡了不少人的路啊!
李诵看着走进大殿的长子,神色有些复杂。
他不知道自己的死与儿子有没有关系,一个早已中风的人似乎也不必在意这些。
但他还是想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有没有实现,若是李淳(李纯)做的不好,将来便不要肖想太子之位了!
【顺宗的一生堪称宠辱不惊,不论是接受祖父的才人成为自己的妃子,还是将自己的亲生儿子过继给父亲做儿子。】
李世民瞠目结舌:朕这些后世子孙到底在玩什么?
李治愤怒:才人这件事是不是过不去了!
【不论是身为太子时的深藏不露,还是继位后的铁腕改革。不论是面对父亲对李谊的偏爱,还是被逼禅位。】
【不论是位居九五,还是退居太上皇,他都是随遇而安的……】
李诵微笑:父皇多疑,儿子有自己的主见,他夹在中间还能做什么!
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也不枉此生了!
第336章 元和中兴
【面对德宗晚年的混乱朝局,永贞年间中途夭折的政治改革,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救国主张——】
【以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为代表,提出了文学上的复古主义,对当时的文体、文风进行革新,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他们也试图从意识领域挽救国家危机!】
这一说法让天幕下的观众很是新奇。
秦始皇:“意识领域?”
汉武帝:“文字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李世民:“他们为何不通过入朝为官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而要走此弯路呢?”
韩愈,柳宗元:……
【古文运动在内容上复兴儒学,强调以文明道,形式上反对空洞无物的骈文,提倡恢复汉魏言之有物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