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6章(2 / 2)

抄了八百石!”

“李豫还任用安史旧将掌管河北,姑息养奸,致使河北三镇割据,从此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

天幕对李豫的评价让汉宣帝警觉,他将太子刘奭叫到身边,考校近日功课。

刘询:“你可不要学李豫,对奸臣的纵容就是对天下的不负责任!”

【公元779年,李豫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十八年。】

李世民再次感慨:“安史之后的十几年对大唐来说,至关重要,若是李豫能够有所决断,力挽天倾就在本朝啊!”

第333章 税制改革

【李豫死后,太子李适登基,史称唐德宗。德宗任用杨炎为相,改革税法,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的赋税制度从“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在短时期内缓和了国家财政问题。】

李世民大感好奇:“两税法?”

评论区

“唐初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依据: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加上战乱的影响,无数百姓失去遴自己的土地,背井离乡。逃走的百姓的赋税便由邻保代纳,迫使更多百姓逃亡,租庸调制已经名存实亡!”

“各地节度使可以用任意名义摊派,无需获得中央的同意,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赋税制度极为混乱。”

“面对如此局面,宰相杨炎上奏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将原本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

“不论是本地户还是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是当地人,上籍征税。逃亡异乡的百姓也无法逃避税赋。”

“仅仅三年后,德宗便得到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之前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

……

始皇沉思:“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扶苏:“这样一来,拥有更多土地的贵族便要出更多的赋税,减轻了普通黔首的负担。”

李斯:“制度很好,但执行下去需要合适的人手。”

负责执行政策的官僚,也是被两税法触犯了利益的贵族集团,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手段,必会中途夭折。

【杨炎为相一年多后,便被奸相卢杞陷害,贬为崖州司马,很快就被赐死,时年五十五岁。】

评论区

“杨炎也是唐朝中期有名的理财家,两税法的开创者!”

“也是在他提议下,唐德宗年间将国家岁入由人主私藏改政府归入,划分了国库与私库的区别,恢复了国家公赋与皇家私藏分管的制度,维护了国家公赋收入独立的原则。”

“但他只比刘晏多活了一年,便步上了刘宴的后尘。”

“试图破坏秩序的人总会尝到失去秩序后的恶果。”

刚将政敌贬斥出京,正春分得意的杨炎:……

德宗李适不解:“卢杞一心为国,大公无私,怎会被后人称为奸相?”

颜真卿:“卢杞的奸邪天下人皆知,只有陛下不知,这才是他最为奸邪之处。”

王安石也在见缝插针的对神宗阐述自己的观点:“德宗年间的所有动乱都是因为德宗识人不明,宠幸奸臣卢杞,他是运气好才没有亡国。”

……

【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税法逐渐名存实亡,实行不到30年,就被迫多次下令将货币计征改为实物征税。】

评论区

“古代没有国债的概念,也没办法与其他国家拆借,更不能去找世界银行贷款。国库没钱了就只有三条路走,要么提高税率,要么增加杂税,要么既提高税率又开征新税。”

“德宗选择了第二条路,增开了间架税、除陌钱,酒水、矿产、茶税收归国有,想尽办法积攒军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