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草拟诏书,参议政事,军国谋略,生杀大权多有涉猎,被称为:巾帼宰相!”
“后世史书因其女子身份,对其私生活多加揣测,骂声一片。但在当时,与她同时代的文人对其评价极高。”
“就连开元年间的宰相张悦也为其诗文作序,且不吝溢美之词。”
“武周时期的女官还只是皇帝身边的秘书,并没有进入前朝。”
“若是武皇愿意用女子为官,她们会成为皇帝天然的拥护者,可能也就不会有后来那么多的反攻倒算了。”
“事实证明,女子的才能丝毫不弱于男子,上官婉儿便以一界女流之身引领一代文风,成为当时的文坛领袖。”
“若是她去参加科举,必能高中!”
武则天心头剧震,她改革科举,提拔庶族,就是为了集中权利,加强皇权。可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庶族子弟进入仕途后,依旧是男权统治的拥护者,并不会对自己有所助益。
但若是允许女子参加科举,便是世家大族的女子也只能依附自己,她们才是她真正的盟友!
武则天暗暗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必要促成此事!
【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农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从高宗永徽年间的380万户,增长到615万户,纵观整个中国历史,这也是一个较高的增长数字。】
【武则天在武功方面的成就也毫不弱于文治——】
【唐高宗统治晚期,周边四夷多有反叛,大唐军队四处灭火,维持着一个脆弱的平衡。在西域,唐与吐蕃烽火不断,对安西四镇展开争夺。】
【公元689年,吐蕃再次占据安西四镇,692年,武则天派遣大将王孝杰率军西征,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史称安西之战!】
【在满朝文武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武则天对安西四镇增兵三万,保证了西域地区此后的安宁,结束了唐朝与吐蕃对西域的反复争夺,直到唐玄宗时期再没有战乱发生。】
【693年,西突厥联合吐蕃入侵武周,后突厥、室韦也趁火打劫。大将李多祚击败室韦,王孝杰攻破吐蕃、西突厥……】
评论区
“后突厥默啜可汗自请为太后(武则天)之子,并率部为大唐征讨契丹!”
“还因为平定契丹有功,成为大唐的功臣。”
“当然,突厥畏威而不怀德,数年后,默啜可汗便再次反叛,狄仁杰率兵征讨,平定了河北之地。”
“默啜时不时伸出试探的小脚脚,都被武周利落的砍断。最后,默啜与中原皇室联姻,后突厥之乱才算是彻底平定了下来。”
……
【公元696年,王孝杰与吐蕃大将论钦陵大战于素罗汗山,王孝杰战败,吐蕃提议瓜分突厥之地,罢免安西四镇驻军作为议和的条件,被武则天拒绝!】
【武则天采用郭元振的计策,离间吐蕃君臣关系。699年,吐蕃内乱,大将论钦陵被杀,他的部下举兵投降武周!】
【吐蕃失去了最有能力的大将,实力一落千丈!】
【同年,因为营州(今辽宁)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人起兵反周,占据营州,进逼河北。武则天先后派遣数位大将征讨,都失败而归,这场叛乱历时十三个月才被平定。】
评论区
“王孝杰和狄仁杰都是因为营州之乱被重新启用。”
“电视剧里面的那场战争就是以此为背景的,武则天任命王孝杰为主帅,苏宏晖为副,率军十八万讨伐契丹。”
“两军在东硖石谷狭路相逢,因为地形狭窄,大军无法展开,王孝杰亲率精锐为前锋,杀穿敌军,冲出峡谷。但后军统帅苏宏晖却畏惧敌军,临阵脱逃。”
“王孝杰孤军奋战,寡不敌众,最后坠崖身亡。”
“怪不得在《神探狄仁杰》里,苏宏晖也是个大反派呢。”
……
【700年,吐蕃再次侵犯凉州,被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璟击败,唐休璟六战六捷,大败吐蕃,扬中原王朝之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