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饭。
实在要饿过头了,就会有小黄门拿一些梨花糖来给他们垫垫肚子。
为了保证自己不饿到在皇帝面前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周稚宁连磕了三颗梨花糖,等到要剥开第四颗的糖纸时,谢天谢地,里面问政的一批官员们终于出来了,下一批就轮到周稚宁了。
周稚宁长吁一口气,整理了下衣冠,跟着小黄门进了西暖阁。
为了节省时间,问政一般是好几个官员站成一列,然后皇帝站在他们面前先看看他们自己写的奏章。这个奏章类似于现代的年终总结,把自己干过什么,自认为有哪些缺点,哪些优点一一阵列一遍,以供皇帝方便快速地浏览。之后,皇帝再针对其中不太合理的地方对官员进行垂询。
答的好呢,就升官,或者是平级不动。答的不好,就官降一级。
如果实在什么都没做出来,还捅了大篓子的,兴许会被皇帝直接罢官。
所以官员们对文章都十分重视。
西暖阁内,地龙在众人的脚下默默燃烧。暖气蒸腾,带动着阁内的熏香一阵阵涌来。所有人都静悄悄的不发出一点声音,规矩的垂手站在一边。
魏闲作为大太监,一个个收上每个官员的奏章放在皇帝身边,皇帝就坐在黄花梨木桌后头,就着手边的奏章一个个翻看。
“啧。”皇帝将手上的一本奏章往外一丢,冷笑一声抬眼看向自己面前的一排官员,“到底是读书人,写的比唱的还漂亮。要是你们真为朕的江山做出了这么多的好事,朕为什么还能年年收到每个省份的哭穷折子?你穷,他穷,年年征税年年欠,那你们告诉朕,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所有人都静默无声,大气都不敢喘一个,生怕被皇帝揪到不对的地方当场贬官。
“都不说话?朕每年发给你们的俸禄是养了一群哑巴吗?”皇帝冷冷地说。
其中有个官员站在前头,他只不过是抬头擦擦汗,没想到就和皇帝对上了眼神。
皇帝指他:“你说。”
官员冷汗涔涔,谨慎地说道:“回陛下的话,臣所在的江西省今年没有欠国库的款子。”
本以为这样说皇帝就能满意,谁知道皇帝听了,更是一本奏章直接砸在了官员的脑袋上。
“没有欠国库的款子?这种烂良心的狗屁话你也给朕说的出口?!”皇帝气的拍桌子,“你们江西省去年还借了国库里二十万两银子银子没还呢!今年没欠,那是因为去年借的没还!”
那官员吓的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大喊:“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其余的官员看大事不妙,也赶忙跪下。
以周稚宁的身量,本来夹在一群官员之中不显眼。但是大家一跪下来,周稚宁的眉眼立即使她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以至于皇帝一眼就看见了周稚宁。
“周稚宁?”皇帝显然有些被官员们气糊涂了,他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哦,对了,你是朕封的七品县官,今年也要来问政,朕险些给忘了。”随后又伸手,“魏闲,把周稚宁的奏章给朕。”
魏闲赶忙找了递过去。
皇帝哼道:“周稚宁,虽然你这个官是朕亲手封的,但是如果你这回也给朕交一些烂奏章上来,朕立即把你革职查办,听见没有?”
周稚宁应声:“是。”
然后皇帝就翻起了周稚宁的奏章。
“辽东县通商……”皇帝就着奏章上的字念出声,“富商捐赠白银万余两,另有商会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