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大官睁开眼睛为荆州的灾民做主。
荆州城里的士绅倒是没有性命之忧,但是他们也要被以王伦为首的官府欺压。
官员上可架空皇权下可欺压百姓不是玩笑,荆州离京城千里之遥,监察御史被王伦收买,京城被他打点的顺顺畅畅,转运使的权力比知府知州都要大,要不是襄阳有个襄阳王,他在荆湖两路就是土皇帝一样的存在。
有襄阳王在上面压着也没用,俩人站在同一阵营,欺压百姓一个比一个狠,襄阳王也不会为百姓做主。
襄阳王相关的事情不能写,那就专注王伦自身。
荆州士绅饱受王伦欺压,不光要花钱买平安还要违心去歌功颂德,那些尚有一丝良知的士绅眼睁睁看着城外的百姓饿死,心中苦不堪言。
咳咳,荆州士绅有没有良知暂且不说,总之写的时候要有点良知。
百姓看故事习惯代入和自己身份相近的人物,写个和王伦一起欺压百姓的士绅远没有写备受欺压的士绅有代入感。
没办法,京城的小商小贩数量衆多,没有店面的整日来回奔波,有店面的也辛苦的很,上头有行会时不时找理由要钱,下面还有地痞流氓偶尔找麻烦,要是倒霉的遇到哪家衙内上门,直接半个月白干。
京城的商贩百姓过的比别处安稳,但也只是相对安稳,该有的磨难一样都少不了。
开封府管的事情那麽多,总不能事事都去开封府麻烦包大人,包大人保得住他们一时还能保得住他们一世,想在京城生存还得靠他们自己。
最後一篇以京城百姓为主角的吃瓜小作文就更好写了,前些天滞留城内不敢出门的百姓那麽多,怎麽写都能引起百姓的共鸣。
苏状元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写完之後从头再读,越读越觉得自己是个文坛天才。
虽然技能点的有点歪,但写小作文的天才怎麽就不能称为文坛天才呢?
他不光会写小作文,他还会写话本子。
王伦是吧,且等着,很快就让你知道什麽叫遗臭万年。
苏景殊写完之後立刻拿着稿子出门印刷,庞衙内和赵世子同时出马,京城半数印刷作坊全力开工,当天晚上新鲜出炉的小报就进了大小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