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疾病的危害都非常的可怕,最好是同时进行攻关研究,最好是都能像出血热那样,都顺利取得突破但咱现在不是没有那个条件吗,只能先一种一种的研究。”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觉得杨春华同志和段银钟同志的意见更加的中肯,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医学实验室的第二个科研项目是——乙肝!”
“那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咋办?”宋史急忙问道。
“宋教授,不要着急,你且听我说。”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眼下这个阶段咱们先研究乙肝,但很快医药研发中心就能建成,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向卫生部申请更多的研究人员和经费,届时就能再成立一个团队研究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了!”
“那…这需要多长时间?”
“医药研发中心的建筑修建得差不多了,但内部装饰还有配套的设施还在进行,保守估计还得一个多月才能全部弄好!”周扬道。
事实上,要说医药研发中心的话,其实已经修得差不多了。
但是在周扬的软磨硬泡之下,上面最终同意将八宝梁卫生院也并入了这个医药研究中心,因此需要建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大型的研究室了,还要外加一座中大型医院。
这个工程量,比之前规划的足足增加了一倍,也正因为如此,本来三四个月的工期硬生生的拖延了老长时间。
宋史并不清楚这个内情,但是听周扬说支持他研究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只是时间要晚上一些,他顿时便没了意见。
“那就先研究乙肝,回头再研究b型流感感染!”
见思想达成了统一后,周扬随即说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了,由杨春华同志牵头成立乙肝攻关团队,全力进行乙肝疫苗的研究工作,实验室这边所有同志全力配合。”
“是。”
“行了,宋教授、段教授以及杨春华同志留下,其他人可以散会了!”
待其他人离开后,周扬再次说道:“我之所以支持先攻关乙肝,主要是因为乙肝的危害更加可怕,且需求更加的迫切。”
“杨春华同志,团队组建之后,我会给你们提供另外一种疫苗的研究方向,希望你们能再接再厉,早出成果!”
“是!”
“宋教授,你现在除了要继续主持实验室日常工作外,还要主抓医药研发中心的建设情况,并对研发中心所涉及到的编制以及所需的设备、资金等进行统计,届时我会按照清单和上面打报告的!”
“行!”
“另外你联系一下李林章教授,他们的临床研究已经有9个月的时间了,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就说我有新任务交给他!”周扬道。
“好,我回头就联系他!”
“行。”
第886章 大杀器——蓝色小药丸!
回到研究所之后,周扬略作沉思,随即便撰写起了二代乙肝疫苗的相关情况。
乙肝的危害有多大,没有人比周扬更加了解了!
相比于实际情况,刚才杨春华和段银钟刚才在会上说的不过是个皮毛而已。
前世,国家于1992年对这种可怕的传染病启动了一次极为重要的调查,此次调查为期三年,是建国后最大规模全人群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国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流行率高达975,据当时的人口推算,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人数为12亿人(眼下乙肝病毒携带者为7000多万)。
这个调查调查结果犹如一颗从未在意却突然引爆的炸弹,惊恐之下,流言四起。
影响之大,危害之深,绝没有哪种疾病可以和这种病相提并论!
更为重要的是,乙肝这种病危害大就算了,还没办法治愈。
唯一的办法就是研发疫苗,事先防治!
所以,在这个医药研究中心建立之后,周扬就有心研究乙肝的疫苗。
毕竟对于乙肝这种传染病而言,疫苗几乎是一种救赎。
当然了,更为重要的是,一旦疫苗研究成功了,所能创造的经济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世界上第一种乙肝疫苗是上个世纪70年代在贼鹰研发成功,但是由于技术和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这种疫苗并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只是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免疫计划。
真正进行大规模商业推广的乙肝疫苗是默克公司的第二代疫苗,这种疫苗于1986年上市,此后贼鹰国内的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下降了80。
成果自然是喜人的,但价格同样也让普通人难以承受!
当时在贼鹰国内,乙肝疫苗的售价为100美元,要是换成国内的话,这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半年的收入。
所以说,只要顺利研究出第二代乙肝疫苗,那么几乎等于制造了一台不会停歇的印钞机。
到时候只需要通过闫耿东控制的威远公司,便能将这种疫苗卖到全世界,其收益绝对不会比治疗慢性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