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生1975:开局撕毁回城调令 第6o8节(2 / 3)

说道:“你这一口一个古总,也太生分了,我大你不到两轮,你就叫我老古吧!”

“哈哈哈,那也行!”

接着周扬继续说道:“对了老古,歼八改进型的性能如何?”

他知道,所谓的首飞不过是给上面的领导看的,辽沈飞机厂内部肯定已经对这款战机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上天飞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很优秀,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甚至于已经超过了歼九的设计要求了!”古振华道。

“哪一版的歼九?”

周扬之所以这样问,主要是歼-9从设计之初,性能指标一变再变。

64年首次提交设计方案时的升限20公里,最大马赫数22,基本航程1600公里,重量约10吨。

但到75年又提出的最大马赫数26,升限23公里,最大爬升率220米/秒,基本航程2000公里,作战半径大于600公里。

而在去年又提出了最终方案,即鸭式布局,60度三角翼,面积50平方米,鸭翼为55度三角翼,面积258平方米,固定安装角3度,机身长18米,两侧进气。

当然了,也正因为这种朝令夕改,最终导致歼9的设计方案各式各样,单发、双发都有,研制单位一时无所适从,也使得它在与歼八改进型的竞争中败下来,最终被下马。

古振华笑了笑说道:“75年提出的那些参数,去年那版只是口头上说说,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哈哈哈,如果真能达到歼-9的设计参数的话,那我们的这款战机就算是稳了!”周扬也有点兴奋的说道。

“嗯,我们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飞机还有些问题,需要你来给分析一下!”古振华道。

“哦,啥问题?”

“走,快到装配车间了,到了咱再说吧!”

“行。”

说着,两人便加快速度,向着飞机场的装配车间赶去!

第815章 新战机存在的问题

辽沈飞机厂装配车间

当周扬与古振华来到装配车间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架崭新的巨大战机!

眼前的这架战机与之前的歼八战机完全不同,尤其是前脸,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是古振华说这就是歼八改的话,周扬都不敢认,这就是歼八战机的改进型号。

不同于歼八原型机粗糙的模样,也不同于周扬所熟知的歼八b两侧进气的设计,这款战机的进气道为二元可调节多波系混合压缩式,这是歼九的设计理念。

如此一来,这就使得战机机头部位的空间更大了,不但可以安装更大的雷达和航电系统,还能使驾驶员的座舱不必像歼八原机型那样憋屈。

总而言之,眼前这架战机的颜值还是很不错的。

此时,战机旁边有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看样子是对战机进行检查。

看到古振华和周扬等人过来,一个满脸油污的中年当即快步跑了过来,然后说道:“老古、周扬同志,你们过来了?”

“老王,情况怎么样?”古振华道。

“问题还存在,甚至于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周扬皱了皱眉头问道:“到底是什么问题?”

古振华当即说道:“经过我们的测试,发现战机整体性能确实不错,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重要的有两个!”

“首先是飞机的静不稳定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影响战机的发挥。”

听到这话,周扬顿时皱起了眉头。

所谓静稳定度是指气动中心到飞机重心的距离,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后静稳定度为正,飞机是静稳定的;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静稳定度为负,飞机是静不稳定的。

打个比方,静稳定飞机的重心就像翘翘板的支点,机头是一端的话,升力作用点就在另一端。

当气流使飞机抬头时,仰角增大,升力增加,升力这一端就会向上,从而使飞机低头。

当飞机被气流压低头时,仰角减小,升力减小,升力这端就向下了,使飞机抬头。这样一来,飞机总是能够通过自身的调整来修正外来的影响,飞得更加平稳,但代价是飞机的机动性不佳。

而静不稳定飞机由于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所以非常灵活,但是却是传统机械操控方式无法操纵的,因为这需要每时每刻不间断的对舵面进行大量的细微调整。

所以,要设计一架放宽静稳定度的飞机,就必须借助计算机来辅助驾驶。

周扬想了想说道:“静不稳定是由飞机的气动焦点和重心的不同位置决定的,气动焦点可以通过增加操控面来改,重心可以通过配重来改。”

“我们试过了,但是效果不太明显!”

“这个问题不大,回头我和你们研究一下,应该能解决!”周扬道。

“哈哈哈,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我代表辽沈飞机厂几千名职工干部谢谢你了!”古振华激动地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