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11o2节(1 / 3)

“能把人带走就不错了,你这次在惠州闹得太大。”高文宝笑道。

河源县所在的惠州,由于开发时间较早,人口相对广东北部较多,但跟人地矛盾激烈的福建肯定不能比。

李彬带人护送捡到狗头金的张贯回家,在沿途驿站敲锣打鼓大肆宣扬,人还没回河源县,消息就已经传过去了。

李彬生怕轰动性不足,直接宣传张贯的狗头金卖了5000贯!

结果惠州府各县,不断有人跑来打听情况,都想着前往澳州捞金子。

在朝廷鼓励移民的时代,辖地内人口增涨并不能凸显政绩。反正已经摊丁入亩了,人口再多又能多收几个税?现在更看重的是耕地面积增加,以及工商业税收的增涨。

只有那些异族数量过多,需要接收汉人移民的州县,人口增涨才在政绩考核中比重很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本来就人口稠密,且需要退田还湖的州县,甚至连耕地面积增涨都不纳入政绩。

大明的地方官员考核标准,灵活性非常大。

但架不住这次太轰动啊。

一个老实巴交的穷苦农民,跑去澳州一趟就弄到“五千贯”。其他人自然会想,我去了也能暴富!

惠州知府都被惊动了,调派官差设卡拦截。

好说歹说,总算让李彬从惠州带走300人,其余全部被官差遣散回各自乡村。

此时,正有医生在岛上给三千福建移民讲话。

“你们去了西爪哇,注意多喝热水。尤其是一直下雨的天气,多喝热水,最好是糖水和盐水,熬粥喝也可以。种地的时候不要太累,别像你们在福建时那么拼命。还是那句话,出了汗就多喝热水。那里的盐便宜,自己也可以种甘蔗,盐和糖加在水里喝。”

“别不把我的话当回事,这是之前那些移民,用命换回来的教训。有人分到许多土地,明明有土著佃户帮着耕种,却非要自己下地拼命干活。干着干着,有个别人莫名其妙就死了!”

“有大明将士开疆拓土,多少土地等着移民去分?你们适应了气候,正常耕种就能享福,今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不要急于一时,也不要疏忽大意!”

“入他娘,你们要是死得太多,老子做医生的也得吃挂落!”

次日,运载着第一批移民的船队,跟其他商船一起出港,浩浩荡荡的朝着南洋驶去。

王崇度的船队也在其中。

他站在甲板上,看着四处海面的壮观景象,一股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王崇度是读过史书的,他隐约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什么时代,而且还积极参与进一个个历史大事件。

他很想拔剑高歌,奈何身上只有一把腰刀。

第1117章 电报在漠北

大明攻取椰城之时,其实漠北战事已经结束了。

韩世忠、刘锜联手,在漠北三战三捷。

他们把脱里打得带着千余残部投奔蒙古,把想要分一杯羹的乃蛮部打回阿尔泰山。还没死的克烈诸部酋长和部众,纷纷投降接受大明朝廷的安排。

就在此时,一个没有统兵权的武将,由韩世忠派兵保护其北上。

这个武将名叫耶律洞真,当初跟随父亲耶律余睹投奔大明,父子俩跨海袭扰辽东也是有战功的。

如今,耶律余睹已经病故,耶律洞真降一级继承爵位。虽然升调枢密院没有统兵权,但一直在熬资历慢慢升迁,现在已经熬成从三品武臣。

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

耶律洞真来到大湖东南部,很快就遇到八剌忽部的军队。

前几年,八剌忽部勾结克烈、蒙古,背刺自己的盟友蔑儿乞部。他们趁机占领贝加尔湖周边大片地盘,还获得了大明皇帝的册封。

现在克烈部被打爆,八剌忽部又出手了,想要趁机吞掉贝加尔湖东南部。

八剌忽,也可译为巴尔忽、巴尔忽真,字面意思是“林中百姓”。

巴尔忽真,就是巴尔古津!

“小王虎失剌,给大明天使磕头问安。”

八剌忽部大酋长、朝廷册封的北海王,慌慌张张跑来给耶律洞真跪下。

他说的是一种源自漠北的突厥语,由于分离出去还不久,耶律洞真勉强也能听懂。

“起来说话吧。”耶律洞真道。

虎失剌闻言有些惊讶,这位大明官员竟然会说突厥语。

耶律洞真自我介绍说:“我叫耶律洞真。我的姑姑,是辽国天祚帝的文妃。我的父亲,曾是辽国左金吾卫大将军。而我自己,是大明的三品武臣!”

这些身份摆出来,虎失剌瞬间肃然起敬。

八剌忽部的祖先,是柔然人的一支,先是归附于唐朝,后来臣服于辽国。三四十年前,都还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南部,后来被蔑儿乞部逼得迁徙到古尔巴津河流域。

不管是在辽国的身份,还是在大明的身份,耶律洞真都是虎失剌的主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