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1o17节(1 / 3)

至于美洲什么的,暂时没有考虑,因为不需要舍近求远。

……

船队还没正式进入望乡港,就看到大量商船在港口内停靠。

一些阿拉伯、埃及和塞尔柱商人,他们并不驶往三佛齐或中国。以前他们从南印度获取商品,然后运回自己的国家贩卖。现在锡兰的望乡港,也有大量中国商品,于是他们就多走一段路程来锡兰进货。

而大明和三佛齐商贾,也乐意把商品运到锡兰,其中以三佛齐商贾居多。

现在三佛齐灭国,分裂成一大堆小邦。外加三佛齐曾经的属国,今后会有越来越多南洋商贾,把东方货物运到锡兰来转售。

望乡港,必然更加繁荣!

这里越是富庶繁荣,五百将士就越不敢脱离中国。不说锡兰本岛的土著势力,隔壁还有南印度的朱罗王朝虎视眈眈。

一旦他们脱离中国,不再受中国保护,是不可能挡住朱罗军队无休无止进攻的。

毕竟,他们的人口太少了。

“大明船只来了,统统让开,那边腾出靠内的泊位来!”

一艘小型的引导船只,直奔王崇度而来。

估计已发现这是中国炮舰,因此进行特殊优待。甚至驱离已经靠岸的商船,腾出最佳泊位来供王崇度停靠。

被驱离的商船也不敢说啥,老老实实转移到更偏的泊位。

不多时,望乡港指挥使夏余庆亲自来迎,发现并非军舰显得极为惊讶。

他仔细打听,才知王崇度三人是朱皇帝支持的探海者,而且还带来了六个超级官二代。

众人被迎去总督遗留的官邸,一路发现城市格外热闹。

没有修什么外城墙。

两座城堡隔河相望,呈掎角之势。

主城堡的外围就是城市,有点类似日本那种城下町。

城市里居住的族群五花八门,从埃及到南洋各国人种应有尽有。

尤其是塞尔柱商贾,这几年选择移民的越来越多。

由于苏丹桑贾尔战败而归,属国纷纷闹起了独立,内部割据势力也更加强大。领主之间不断战争,桑贾尔为了重振旗鼓,还疯狂的加征农税和商税。

于是乎,许多塞尔柱商人选择狡兔三窟。

他们在本国留有产业,又派来族人在海外置产,一有风吹草动就举家开溜。

而锡兰的望乡港,也成了他们的移民目的地之一。

另外就是阿拉伯半岛沿海的商贾,那里现在是几个大家族统治。没有什么国家,政体形式是家族部落,对于非本部落的商贾盘剥极重。

因此许多阿拉伯商人,在通过海贸赚到钱之后,选择留在海外长期居住,甚至还有留在广东、福建的。

“这里以前是总督府,”夏余庆领他们进入城堡的一处建筑,“后来总督卸任,朝廷没再派来,我就搬进来住到这里。房间有很多,虽然不如国内,但在锡兰也算不错,诸位贵人且将就一下。”

“不碍事的。”陆游微笑道。

说话间已经走进大堂,白师厚指着墙上挂着的地图:“这是锡兰?”

夏余庆点头道:“就是锡兰地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有望乡港周边那一圈很小的地盘。现在已经打出去了,向南一百五十里,向东九十里,向北八十里,全都是我们的地盘。”

范成大开玩笑说:“夏指挥亦可称百里侯了。”

“并非我一人所有,”夏余庆摆手道,“当时留下来的有五百将士,这几年征战只阵亡一人,死于疾病的却有六个。所获土地都分给了兄弟们,就连死者也有份,早已接来他们的妻儿。个别没有子嗣的,也过继幼童给他们传香火。”

说着,夏余庆又叹息:“地盘还是不够大,刨去那些难以耕种的山区,平均每人也就两三千亩田产。幸好港口的商税还行,日子勉强过得去。”

勉强过得去?

这特么是人话吗?

这里可不是猴港那边,需要从无到有艰难垦荒。锡兰岛的农业非常发达,甚至已经出现梯田,还有许多水利设施。即便因为长期战乱,部分水利设施废弃,但修缮起来也比较简单,直接组织土著施工即可。

平均每人两三千亩田产,你们全是大地主好吧!

而且田产肯定不是均分的,官职更高、立功更多的将士可以多分,像夏余庆本人就足足有七千亩田产。不需要自己劳作,本地土著全是他的佃户,胆敢反抗者连尸体都已风化了。

夏余庆不但把妻儿接来,甚至还接来老家的亲戚,让妻子和亲戚帮忙管理田产。

当然,只有最初的五百将士,有资格通过扩张获得土地。

他们的家人、亲戚或同乡,可以购买土地,可以获赠土地,但只能从五百将士那里购买或赠予。

非常畸形的田政!

相当于他们有五百个贵族,互相抱团不断扩张,这些人都属于原始股东。

此后迁来,即便是亲属,顶多也只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