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和一些大国使者,注意力放在皇帝的骑射技艺上。
属国使者们心里叫苦不迭,他们更希望大明有一个垂拱而治的皇帝。
皇帝骑射再厉害也不算什么,但那意味着皇帝尚武。
皇帝尚武,大明就尚武!
西夏使者曹抟联想到今年的灾荒,听说有大量边境饥民,逃到大明境内得到安置。其中有许多百姓,甚至就是西夏从宋国边境掳走的。
大明的横山地区,一旦人口充实,两国就离战争不远了。
以前的时候,北宋和西夏之所以打拉锯战,纯粹是面对现状迫不得已。
最初是宋国在横山稳步推进,打下一个地方,立即修建堡垒。接着西夏也学到了,同样在那里大修堡垒。
横山一带,遍布两国堡垒群。
由于地形原因,必须一个接一个堡垒慢慢打。
可现在大明有火炮啊,面对堡垒群的时候,可以借助火炮平推过去。
前些天,鸿胪寺官员请曹抟喝酒,大谈特谈西北有孤忠。
并且还透露,大明武庙即将供奉张议潮的神位。
曹抟的祖宗,正是张议潮的外孙女婿!
自家祖上被大明武庙供奉,那么自己助大明灭夏,是否可以得到额外优待呢?
问题是,自己的外甥是西夏太子啊。
外甥一旦继位,自己在西夏就水涨船高。不到万不得已,西夏还是别被灭掉最好,曹家可以继续世代富贵。
但大明真的打来该怎么办?
曹抟就很纠结。
前方突然传来欢呼声,不知哪国使者射中了猎物。
曹抟一拍脑袋,猛然想通了,老子纠结个屁啊。
只要西夏未露败绩,自己快快乐乐做国舅便好。如果西夏战争失利,自己就赶紧做内应帮忙,最好直接把家族改为姓张,将曹氏香火转为张议潮的香火。
我可以是曹抟,也可以是张抟。
“驾!”
曹抟打马冲出,结果鹿群已经逃散,根本就寻不见猎物。
曹抟看着手里的弓箭,发现得选好时机,否则便如眼前这般捞不到好处。
投明太早,家族可能毁灭。
投明太晚,无法体现曹氏一族的价值。
这个时机可不好把握啊。
第925章 太子伴读
大明皇家猎场实在太小,狩猎活动仅持续两天。
其中有半天时间,还是军队在布置,根本没有真正去打猎。
田猎结束,一切照旧。
被踩坏庄稼的农民,得到一笔青苗赔偿费,开始忙碌着补种杂粮和蔬菜。
个别邦国的使者,带着回赐礼物离开洛阳。
更多使者却是选择留下,继续跟大明官员交流,经常能在洛阳街头看到异国面孔。
太子朱洋回到东宫,居然自发加强武艺训练。
朱铭得知消息,把儿子叫来问道:“听说你每天加练骑射一个小时?”
朱洋回答:“孩儿在狩猎时,表现不尽如人意。”
朱铭说道:“其实已经不错了。毕竟那是骑马射箭,目标还是奔跑的活物,而且你年龄尚幼力气不足。”
“总不能给父亲丢脸。”朱洋埋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