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561节(1 / 3)

而山下与河里的胜捷军,却是士气狂跌,一些旗卒迅速从怀里扯出白布挂上。

继而又有胜捷军的军官大喊:“杀辛兴宗!杀辛彦宗!”

已经决定跟随辛家兄弟出海的将士,遇到大明军队立即临阵变卦,就连二人的亲兵都开始反水。

见胜捷军自己打起来,李宝瞬间感觉索然无味。

似乎从奔袭杭州开始,到现在连场像样的仗都没打。大宋军队跟钟相的伪楚军队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伪楚军队甚至在城破之后拼死巷战,打得李宝不愿强行攻城徒增伤亡,转而改变战略计划先征讨东南小朝廷。

但胜捷军的基本素质还在,不像闽江之战那般混乱,大约两刻钟就恢复了秩序,成建制的扔掉兵器过来投降。

顺便,还把辛兴宗、辛彦宗兄弟绑了来。

一个军官跪地高呼,痛哭流涕道:“求将军饶命,我等只想活着回家乡……”

其余将士也跟着哀嚎,憋了很久的委屈,伴着思乡之情集体爆发。

童贯当时选兵极为严格,身体素质必须过硬,因此胜捷军里大部分是良家子。既是良家子,就有亲人朋友,越是远离家乡便越想念。

李宝将一个军官叫来身前,吩咐道:“兵甲全部装船,分五百个兵护送辎重进城。其余将士,就留在这里过夜,俺也不派兵看守你们。想要活着回家,就老实听话。十人一队,一人犯事,全队连坐,这辈子也别想回北方!”

看似粗糙大意的处理方式,却让这些思乡降兵瞬间安定。

李宝让他们就地扎营,甚至不派兵看守,说明没有杀俘的打算。福建离陕西又太远,他们也没想着跑,只要能够活命,全都愿意老实听话。

甚至是比跟着童贯、辛兴宗打仗时更听话!

清溪知县吴播忍不住来查看,得知李宝的处理结果,不禁感慨道:“将军粗中有细,深谙人心变化,不愧是当世名将啊。”

李宝笑着说:“哪来恁多人心讲究?一群离家好些年的北方兵,旧宋皇帝没了,招募他们的主帅也死了,他们还能有什么奔头?只要承诺放他们回家,就肯定不会有人逃跑。而且还会听从命令,免得断了回家之路。”

“确实如此。”吴播点头附和。

李宝说道:“若是还有仗打,俺甚至允许他们携带兵甲,可以把这些兵直接拉上战场。为了回家,为了立功,为了免罪,他们会变得英勇无畏,甚至比我麾下的夔州兵更不怕死。”

吴播赞道:“学到了,治民和驭兵其实是一个道理。”

这些胜捷军到处劫掠百姓,一个个两手沾满血腥,但李宝对此不抱任何想法。

他只须把降兵带回北方,交给朝廷处理就行了。

若非感觉自己功劳过高,李宝甚至还想带着这些胜捷军,顺势跑去把两广也拿下来,然后让他们从广西进攻钟相。

第572章 是否该保留凌迟

李宝攻略东南速度飞快,大明朝廷派来的文官也快。

由于地盘猛增三个省,大量官员获得升迁,一批批调去浙江、福建和江西。被养在翰林院的许多官员,也外放出去做知县或县令,甚至有人直接做了州判。

之前已经在做知府的白崇彦,虽然官职还是知府,这次却是调去知杭州府,并且还兼领浙江省参议职务。

在一众老朋友当中,白崇彦算升得比较慢的,主要是朱铭还想让他锻炼。

令孤许这回却是做了江西按察使,等江西从战时平稳过度,他就能立即升为江西布政使。而献土有功的两位布政使,则会从现任职务调离,从而完成大明新朝对江西的掌控。

明州(宁波)。

一群高丽使者在此出发,因为季风与洋流关系,他们没有乘坐海船北上,而是通过江浙水网至长江。

高丽在北宋的外交级别,最初是比西夏更低的。

宋徽宗在位期间,不但联金伐辽,而且还联高丽制辽,于是高丽的外交地位反超西夏。

由于害怕被辽国水军劫掠,高丽请求改变航运路线。以前是在山东登陆,后来改在明州那边,明州城内专门设置高丽司,负责与高丽进行朝贡贸易。

眼下这群高丽使者,已被软禁在明州一年之久。

李资亮、李永、权通等使节,至今没搞明白自己为啥被软禁。

李资亮是经常出使大宋的老熟人,多次获得宋徽宗接见。权通更是从大宋太学毕业,宋徽宗亲自赐予进士出身。

宋徽宗明明就在杭州,离明州距离近得很,却非要软禁他们干啥?

其实很简单,宋徽宗不知如何面对高丽使节,那就先晾在明州暂时不予理会——高丽使节是奉命联络大宋一起抗金的。

在长江换船,一路经运河北上。

李永忧心忡忡道:“还不知国内如何了,吾等应该先回国请示陛下,再前往汴梁觐见中国的新皇帝。”

李资亮说:“国内应该无碍,听闻金兵败于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