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福州厢军也迟早兵变!
童贯为了征粮,已下达死命令,逼着各州县官员交出粮食。
官员们趁机盘剥,连寺庙都必须给粮,穷苦百姓就更不用说。
还是建州出事儿!
私盐贩子范积中、范汝为叔侄俩,召集麾下数百盐贩子,冲进建州回源峒大户家中。
杀死大地主之后,范积中提着首级呼喊:“朝廷无道,官逼民反是顺应天意。如今大明朝廷攻打两浙,昏君已经死了,但福建还有奸臣。童贯是谁?六贼之一。他祸害完了北方,又来福建敲骨吸髓。我手里拿的,是大明太子所书《讨独夫赵佶檄》,我用俗语给你们念一遍……”
范积中属于破产小地主,读过诗书那种。
他懒得自己写檄文,直接把朱铭的檄文拿来用。
范汝为手持朴刀站在旁边,他身高接近一米八,在福建尤为显得强壮。
此人在南宋初年闹得特别大,极盛时号称拥兵五十万。而且没收地主的田产分给农民,在控制力较弱区域,逼迫地主缴纳租课,因此麾下部队士气高昂。
被韩世忠率部镇压时,范汝为亲领的三万义军大部分战斗到死,其部将范忠还带着残部继续流动作战。
“父老们,弟兄们,随我杀地主!”
念完朱铭那篇檄文,范积中、范汝为兵分两路而走。
他们各自去攻打附近乡村,杀死地主分粮分田,甚至跑去攻打寺庙。
福建遍地是寺庙,穷人家的男丁,有三分之一被迫做和尚。其实就是在寺庙打工,有种地的,有经商的,还有做打手的。
无数农民获得粮食和土地,纷纷加入范氏叔侄的队伍。
大量底层僧人、道士,也原地还俗跟着一起造反。
当他们去攻打建州城时,起义军已经达到数万人,而且都是刚刚分到土地的士兵!
建州城周边的大地主,几乎被他们给屠光了。
一骑快马奔向福州,负责传信的递铺兵跪在童贯面前:“建州有范贼作乱,已攻陷建州城,号称拥兵十万!”
童贯表情木然,有气无力道:“晓得了。”
第565章 治乱之间
福建,即福州、建州。
建州有多重要,从这名字就能看出。
童贯当然知道大宋彻底完了,但谁都可以投降,唯独“六贼”不能投降。
因为“六贼”是大明太子提出的,不狠狠处置六贼,大明太子的脸往哪儿搁?
必须顽抗到底!
虽然两浙路没了,江南路估计也没了,但还有福建和两广,童贯觉得自己能够撑一阵。
若是福建也失陷,大不了带兵投靠钟相,反正绝对不能投靠朱皇帝。
“建州之贼,务必速速剿灭!”童贯不容置疑道。
辛兴宗穿着甲胄,单膝跪地说:“宗定不负所托,把那范贼的首级提来相见!”
童贯说道:“去吧。”
在童贯面前信誓旦旦的辛兴宗,领军出发之后便一脸愁苦。
胜捷军已经彻底废了,虽然兵甲精良,但却毫无战心。他们大部分是陕西子弟,又在京畿补了一批,反正全都属于北方人。
被迫跟随宋徽宗逃亡,心里本来就不爽快,多少人想着回到家乡呢。
这些家伙自暴自弃,整日醉生梦死,在军营酗酒已是常态。不打仗时骚扰百姓,打起仗来不肯出力,还仗着童贯之势抢夺友军战功。
辛兴宗还没法去管,一旦管得太严,胜捷军必定兵变!
如此废物的部队,也就欺负一下厢军和百姓,哪里有能力攻打坚固的建州城?
只能招抚。
辛兴宗已经跟童贯商量好了,只要范氏叔侄愿意投降,就全部封为实权节度使,让他们在建州七县做军阀,说不定还能挡住李宝的大军。
在招安贼寇之前,辛兴宗还有事情要做——搞来军粮。
他此时携带的粮食,只能撑到部队抵达建州。沿途州县虽然会提供粮草,但辛兴宗心里知道,地方官根本拿不出几个粮食。
因为他刚带兵从那边回来,各个州县已经给过一次粮!
童贯、辛兴宗得知杭州失陷,而且宋徽宗下落不明,他们第一反应不是杀过去,而是火速带兵去控制福州,同时四处寻找宗室拥立新君。
只有扶一个皇帝上去,不管是不是傀儡,他们才有名义继续抵抗,他们才有资格让地方官送兵送粮。
傀儡皇帝虽然还未登基,但继位诏书早就发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