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章(1 / 2)

“从这儿。”

兄弟三个又是比划又是用手指在地上画的,最后结论,不买了,弄点儿砖、石头自己搭一个。

姜正拍拍姜竹:“等我回去试试,能弄成把你睡那屋也给你弄上。”

看看沈青越这屋子,又是炉子又是床围帐的,竹子那屋啥也没有。

姜竹:“不用,我也睡这屋。”

姜正:“嗯?你也睡这屋?”

沈青越:“床够睡,冬天一起住也暖和点儿。”

“哦!”姜正还当是因为天气冷了他们才搬一起住了,笑道:“你们俩大小伙子正好挤挤,沈先生你当心,让他离你远点儿,他晚上睡着了又抢被子又踢人。”

姜竹窘。

沈青越一本正经地点头:“嗯,我们中间能隔俩人。”

姜竹:“……”

第一场雪两天就化得差不多了,除了阳光照不到的阴面,一点儿雪的痕迹都没了。

村子里比山上雪化得更快,不过温度也随着这场雪彻底降下来了。

连抗冻的青壮年,都不得不穿上了冬衣。

姜竹去山下帮冯奶奶修了修屋顶,顺便把赵先生家也检查了一遍。

他每个月给赵先生家二两银子,不过他们祖孙俩没冬衣,二两就不够了,姜竹先前给他们买过布,赵先生没让他买棉花,而是和村里人一起去买了不少麻絮,托隔壁冯奶奶给他们缝的冬衣和被褥。

姜竹要冬天多给些钱,赵先生也没要。

除了姜竹,村里各户人家也经常接济他们些粮食和菜,秋收时候学生家里更是没少给他送东西,光腌黄瓜他就收了好几罐,干菜、野菜、肉干、腊肉什么的,也都不缺,柴火更是天天有人往家里送。

村里又没什么花销,他一天给赵舒云一文钱零花钱,赵舒云一个月能攒二十文,花那十文钱买点儿糖啊点心的,就能让村里小孩儿羡慕得直流口水了。

还有一群才四五岁的,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喊哥哥。

笔墨纸砚他们也不怎么花钱,沈青越那最近不缺纸,姜竹去买笔墨也会给他们捎一点儿送来。

一块墨就够他们爷孙俩用好久了,想想从前家里收藏那些名墨、名砚,简直是空梦一场啊。

他觉得现在日子挺好的。

不用绫罗绸缎,不用珍馐美食,每天吃得饱,穿得暖,上午教课,下午练字,练完字还能去菜园里看一看,到田里转一转,或者去河边钓钓鱼。

赵舒云每天在村里跟着大孩子小孩子玩,人都比从前结实活泼了。

赵先生对他的乡野村居很满意,孙毅成却要和他的乡野村居生活再见了。

他该回家了。

走之前,沈青越正好从雪天收获灵感,除了先前画的彩色幼鸟,还给他画了一幅在雪地跳舞的松鹤图。

他想要的书沈青越也给他买到了,这会儿宝峰县书铺还没正式卖呢,若不是沈青越能直接找张叔阳和池远舟买,他还真不好弄到。

孙毅成也兑换了诺言,除了药方、药膏,还附赠了冻伤药、感冒药等一些常用药。

临走前,他的几个小药童去送他,一个个哭得泪眼汪汪的,连出名爱面子的江宏亮眼睛都是红红肿肿的,把孙毅成也给看红了眼睛。

他治好的一个婆婆一直送他出村又走了两三里地,孙毅成抱着大伙送他的赠别礼,靠在马车上望着车顶思绪万千。

他走的路是对的。

回家后,他要好好和夫人、父母、孩子还有他哥哥说说这两三个月的见闻,还要显摆显摆大伙儿送的东西,江家兄弟送披风。

然后,趁着年前,多收集些草药和医理的书,等开春马五再来时,托他给他的小药童们送过来。

第110章 分成(二更)

下第二场雪的时候, 宝峰县书铺里终于开始卖《长腿鸟》了。

不过比宝峰县更早卖上的是居安县和石泉城。

池远舟亲自往居安县和石泉城跑了一趟,受沈青越启发, 他把之前买的扇子也带上了,然后用绳子串起来,摆到书铺入口当宣传画,那些来买书的小孩儿,就没一个能经得住诱惑不来一本的。

石泉城主要是零售,而居安县主要就是展销批发了。

毕竟居安县本身不大, 和宝峰县差不多,但是这里商人多,大虞各地的商人都在这儿聚着呢,只要其中有一成想做这生意, 他就不愁卖。

池远舟在居安待了五天,预定出去五千多本。

大城来的商人, 大手笔的一次买五百本, 小县城的, 保守点儿一次买一两百本, 还有不少因为不认识他, 又没有成品, 不愿意交定金的想要再等等。

掌柜一算够五千本了, 池远舟也不在那儿继续待着了, 他都怕一高兴预定多了到时候印不出来。

他又马不停蹄跑回来催书坊赶紧印。

催完了书坊催纸墨, 催完纸墨颠颠跑来找沈青越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