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明月曾照小重山 第72节(2 / 4)

经心,无所顾忌。而现在他伤痕累累,经历家中巨变,至亲之人的背叛,是受了伤的鹤,全然的沉默和冷峻下来。

顾思鹤还是伸手接了圣旨。

李继道:“世子爷,我来顾家前,已先去福宁殿宣了旨。贵妃娘娘说……要见您一面,她在福宁殿等您,您稍后进宫便是!”

顾思鹤点了点头,站起来道:“多谢李都知告知!”

顾家之人除顾含真外,其余人并未被君上追究罪责,李继带着禁军撤走了。

顾思鹤紧紧地握着这道圣旨,任由雨丝落在身上。

顾思鹤的随身小厮太平走了上来,问道:“世子爷,可现在就备马轿出发?”

顾思鹤看了看自己浑身的血迹,道:“先替我更衣。”声音一顿,他抿了抿唇,“入宫看娘娘……决不能给她丢脸!”

他要去问清楚,他绝不相信姑姑会做这些事,也绝不相信姑姑会轻易地死去!

何况姑姑看到自己这般模样,该是如何的难过。

顾思鹤抬头看向依旧乌云笼罩的天际,那样声势浩大的云层压过来,无穷无尽,天威难犯,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

第84章

汴京之内, 大乾皇宫之中,已处处都是天宁节和中秋节前热闹的光景。张灯结彩,欢门林立。

可是一贯热闹的汴京城, 此时却肃静得如同鬼城一般,没有人随意在外走动,所有百姓都躲藏在门后面,而禁军、皇城司、甚至是军巡使,都在四处捉拿李党余孽。街上满是呜呼哀嚎, 有的人抗拒抓捕, 被当场射杀。

顾思鹤坐在马车上, 一路经行过这些人, 他已经听说了李廷秀的事, 他在主持天宁节祭祀时, 被李继当场宣读圣旨,说他有里通外敌之嫌, 立刻要抓捕下台狱,李廷秀不能接受, 抗拒抓捕, 被禁军之人打断了双腿。尔后李家党羽,皆数遭了灭顶之灾。

但这些都不是顾思鹤关心之事, 他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

顾家所住的南讲堂巷子毕竟离皇宫极近, 很快就到了宣德楼前。

宣德楼前挂上了巨大的琉璃彩灯,描金红绉纱宫灯,结上了红绸, 只是宣德楼门口禁军林立, 绝不轻易允许官员出入。但是看到了顾家的马车,禁军却打开了右掖门放行。

进了右掖门, 一路守卫森严,禁卫如林,再过过北廊与横门,顾思鹤下了马车,只见姑姑的贴身女官正在等他,屈身道:“世子爷请随我来。”

女官在前面引路,顾思鹤踏上福宁殿的须弥座,这座平日他熟悉无比的殿宇,此时却显得十分陌生,大概是以前总是宫人簇拥,但现在整个福宁殿空荡荡的,那些伺候的人都不知去了何处。

外面细雨霏霏,福宁殿里面层层叠叠的宝相纹潞绸帷幕低垂,黑漆金砖的地板上倒映着烛火。他看到身着绯红色大袖,青色霞帔,面容妍丽的姑姑,此刻并未梳发,而是随意将一头极长的秀发披泻在身后,正斜斜地跪坐在香案面前点香。

大殿中早已屏退左右,空荡荡的大殿里只有姑姑一个人。姑姑纤细的手指捻了一根香,指甲上丹蔻红艳,凑到香案的蜡烛上将香点燃了,细细的线香上顿时燃起幽微的蓝色火苗,姑姑又将之轻轻吹灭了,插到了一只三足的镂雕麒麟纹香炉上,那线香便腾起了蓝色的细烟,四下散开来。

顾含真这才回过头来,对顾思鹤笑道:“阿鹤,你来了,快过来坐吧!”

她轻轻地拍了拍自己身边的蒲团。

姑姑从未这样随意过!

顾思鹤心中更紧,方才路上所有的担忧都化作了实质。他三两步上前,跪在姑姑面前,喊道:“姑姑——”

顾含真却含笑道:“阿鹤平日里都是肆意随性的,怎的今日如此慌张。”她伸出手,细细地理着顾思鹤因为仓促梳洗,并未完全归置好的一丝发,“姑姑已经听说了,阿鹤很是厉害,不仅救下了父亲和祖父,还庇护了顾家平安,姑姑听到这些便能放心许多了。”

她的手指十分的柔和,可是顾思鹤却手发抖起来。

以前无论他犯了什么错,或是与父亲发生了冲突,只要到了顾含真这里来,姑姑总是宽慰他的,总是给他留下余地。姑姑若是不在这里了,他能去找谁……他能去找谁?

不,他不能这般想,那些事姑姑定是没有做过的,他必要替姑姑查证清楚!他已经保住了父亲和爷爷,不可能保不住姑姑!

顾思鹤立刻问道:“姑姑,您快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圣旨为什么说您谋害皇嗣,戕害嫔妃,您告诉我,我定能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再去求君上收回成命!”

顾含真看着侄儿清俊的面容上焦急的神情,她却仍然带着微微的笑意。

她想着,以前她总是说阿鹤高高在上,不知体会旁人的情绪,可是如今的她看到了阿鹤因为她,露出了这般焦急的模样。阿鹤是如此情感充沛之人啊,只是寻常的人不懂他罢了。

她一直想替他补缺他缺失的那部分,她一直在努力地去做,可是到了今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